2008
Iron Man
英雄:
Iron Man (Robert Downey Jr.)
英雄的女人:
Pepper Potts (Gwyneth Paltrow)
惡役:
Iron Monger (Jeff Bridges)
未來可能英雄:
War Machine (Don Cheadle,本來應該是Terrence Howard)、Nick Fury (Samuel L. Jackson)
神盾局招募人員:
Agent Coulson (Clark Gregg)
劇情概要:
Tony Stark如何成為Iron Man,以及他周遭人物關係圖,羅德中校、小辣椒等,片中提及十環幫是美漫連載內的邪惡組織,未來系列電影或許還有發展空間。片尾劇情帶出以下高潮:神盾局與頭子Nick Fury正式現身,而反派Iron Monger本場中陣亡。
P.S.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導演有點自己愛搶戲的可能性
The Incredible Hulk
英雄:
Hulk (Edward Norton)
英雄的女人:
Betty Ross (Liv Tyler)
惡役:
Abomination (Tim Roth)
未來可能惡役:
The Leader (Tim Blake Nelson)
神盾局招募人員:
Tony Stark (Robert Downey Jr.)
劇情概要:
盡可能從李安版Hulk中擷取必要的元素,再來重新啟動Marvel自己籌拍的Hulk,劇情上主要是用來交代Bruce Banner如何轉換心態,從想消滅Hulk到開始學習利用Hulk來做對的事情。
並且由Bruce女友Betty的父親Ross將軍隱約帶出另一項超級士兵血清計畫,這是Marvel復仇者戰隊其中之一主角:美國隊長的起源,但本次的超級士兵血清則造就另外一名惡役:Abomination,片尾未死亡被抓,同時Abomination也在片中意外的造成未來可能的一名惡役誕生:The Leader,專門以智慧來與諸英雄對抗的壞蛋。片尾Tony Stark找上了Ross將軍(估計是談招募Hulk進入復仇者)。
2010
Iron Man 2
英雄:
Iron Man (Robert Downey Jr.)、War Machine (Don Cheadle)
Black Widow (Scarlett Johansson)、Nick Fury (Samuel L. Jackson)
英雄的女人:
Pepper Potts (Gwyneth Paltrow)
惡役:
Crimson Dynamo (Mickey Rourke)、Justin Hammer (Sam Rockwell)
神盾局探員:
Agent Coulson (Clark Gregg)
未來可能英雄:
Thor (Chris Hemsworth)、Captain America (Chris Evans)
劇情概要:
注意!雖然本片是在2010上映,但劇情時間線是在2008 The Incredible Hulk前,結尾時剛好銜接上Hulk大鬧校園事件,此時Tony Stark方成為神盾局顧問。
本片重心是在於Tony Stark在宣佈自己是Iron Man後的幾個月內發生的事情,他必須面對內外的各種壓力,還有自己心中的結,在突破這些困境與危局後,逐漸成長為未來復仇者裡中心人物的人格。
本片中眾人從Iron Man第一集內就期待的事情終於成真,羅德中校成為了War Machine,而性感的特務黑寡婦Black Widow也以神盾局特務身分登場。Nick Fury也在劇中帶出了Tony Stark父親是神盾局創始成員的秘密,本片
惡役鞭狂Crimson Dynamo結局為自爆死亡,Justin Hammer則被逮捕,未來應還有再出的可能性。同時我們也在片中看到Howard Stark(Tony老爹)竟然把美國隊長的盾牌壓在箱底...
結尾Agent Coulson到新墨西哥州處理比Iron Man更大條的問題則是Thor降臨!
此外,已經證實Iron Man導演Jon Favreau是位非常"低調""不愛搶戲"的仁兄。
2011
Thor
英雄:
Thor (Chris Hemsworth)、Odin (Anthony Hopkins)
英雄的女人:
Jane Foster (Natalie Portman)
惡役:
Loki (Tom Hiddleston)
神盾局探員:
Agent Coulson (Clark Gregg)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Marvel系漫畫裡面最有趣的一點就是還有北歐神話裡的神,Thor是雷神,為Odin的兒子,而原著漫畫劇情裡,他的凡人化身是個醫生叫做Donald Blake,Jane Foster是他的護士(納塔莉波曼飾,棒吧!Marvel每個英雄的女人都正啊!),目前本片惡役設定為Loki。
劇情時間尚未明朗,不過Agent Coulson在本片中有戲份,推估應該是在Iron Man 2後
The First Avenger: Captain America
英雄:
Captain America (Chris Evans)
英雄的女人:
Peggy Carter (Hayley Atwell)
惡役:
Red Skull(Hugo Weaving)(尚未證實)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美國隊長按照原著漫畫是在二次大戰起源的英雄,到時候會不會像Iron Man一樣針對現實做點修正,目前尚未確認。如果美國隊長死敵:紅骷髏真的是由雨果威明演,只能說他從Matrix系列建立的最佳反派形象,真是深入人心啊!
值得一提的是,飾演Thor的Chris Hemsworth他也演過驚奇四超人(FF4)裡的火炬人,這是同一個世界觀裡的超級英雄,不過由於FF4的版權目前在別的影業,所以Avenger上映時應該不會有衝突XD
2012
Ant-Man
英雄:
Ant-Man (未知)
惡役:
未知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坦白說,我覺得一個可以變大變小又常常毆妻的傢伙,電影拍出來的吸引力實在很難讓人估算,且演員都還未定,也許到最後會停拍吧?
Nick Fury
英雄:
Nick Fury (Samuel L. Jackson)
神盾局探員:
Agent Coulson (Clark Gregg)
惡役:
未知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可能是交代神盾局的成立,和介紹Nick Fury這個人吧!
The Avengers
英雄:
Iron Man (Robert Downey Jr.)、Captain America (Chris Evans)
Hulk (Edward Norton)、Thor (Chris Hemsworth)、Nick Fury (Samuel L. Jackson)
惡役:
未知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我真的蠻擔心反派不夠給這些變態打...
Iron Man 3
英雄:
Iron Man (Robert Downey Jr.)
惡役:
未知
劇情推測與影前花絮:
上映日期似乎是在The Avenger後,這其實蠻耐人尋味的...
2010年4月30日
2009年3月31日
2009年1月29日
2009年1月22日
2008年12月29日
2008年12月10日
2008年11月26日
2008年11月10日
2008年11月7日
[影評] 007量子危機 情報員的成長故事
這次的007量子危機,應該要貫穿跟上一集的皇家夜總會一起來做個評價,會比較有趣點,因為這是在講一個故事,一個情報員從青澀到成熟的故事,而他真正的故事主線,則是要在這兩集後,才真正的開始。
從史恩康納萊演的第七號情報員開始,我們都只從電影裡了解到身為代號007的情報員,永遠應變過人、風流瀟灑,任何困境都難不倒他,也不會讓他狼狽異常,雖然到了皮爾斯布洛斯南時期,編劇替007增加了些血肉,可是說到底,還是太乾淨瀟灑了點,就是少了點人味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情報員,判斷準確,很會觀察情勢做應變和預防,幾乎不犯錯。
但是丹尼斯克雷格系列的007,則是要呈現給我們一個情報員的成長故事,如果上一集的皇家夜總會告訴我們的情報員第一課是要學會「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」,隨時保持心裡對於安逸的質疑和警戒,還有判斷情勢的敏銳,那麼量子危機這一課就是要告訴大家,情報員第二課:「一切的動機都是任務與國家」,私人情感是要學會放下與寬恕,才能在任何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判斷。
或許因為這兩三年個人也有些類似的遭遇,所以在看這系列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某些程度的共鳴,當你有一個「正當的理由」可以名正言順的復仇,假公濟私時,你是要為了大局設想,私人恩怨先放下,還是就任由自己讓心魔操控著,不斷墜落下去,這真的是個考驗。
007的失眠,是因為他深愛著Vesper,他心裡想相信她,但是又無法相信任何人,他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自己愛人的無辜。他不是沒有復仇的心,但是他又要時時刻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,避免讓自己的情緒誤判情勢,犯下更多錯誤。但即使是如此,也還是犯下了一些錯誤,又導致了一名MI6女工作人員身亡,這也是突顯他依舊衝動帶來的後果。
這集裡面也特意安排了一個需要復仇的女間諜來跟007作對比,最後女間諜就如同八股文一般的,以牙還牙復仇後,留下的是無盡的空虛;007最後依舊復了仇,但是他沒有用錯的方式復仇,最終是讓自己從心牢中解脫。
有些人會說這集打鬥太寫實,一點都沒有007的優雅感,但是個人覺得007的優雅其實是絲毫未減,他的優雅表現是在態度上,那種在緊急時刻帶點輕蔑的英式幽默或嘲弄,而非是矯柔造作的格鬥上。說真的,正常人在打架或者各種需要搏命的時候,會有多優雅?這樣的形象塑造反而才是讓大家更信服有這樣一號情報員的存在,個人是還蠻喜歡這種形象塑造方式,在真實世界裡的情報員,個人相信也不會有太多超高科技的特別機關,但是靠著冷靜敏銳的判斷,對人性掌握的技巧,還有訓練有素的身手,才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仰賴的武器。
一開始總覺得這次片長會不會太短了點,但是進去看完後的想法則是完全改變,以電影節奏來講,可說是沒有絲毫拖泥帶水,該帶到的地方都有了,如果再多添加些內容,反而容易流於拖戲。
這部片直到最後才提到「量子」這個組織,也代表著下一集才會進入整個故事真正的主軸與高潮,量子組織的現身,而要對付這組織的007,也在這一連串事件中真正的蛻變成熟,成為一個可以應付這樣龐大犯罪組織的情報員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下一集的007的新風貌。
從史恩康納萊演的第七號情報員開始,我們都只從電影裡了解到身為代號007的情報員,永遠應變過人、風流瀟灑,任何困境都難不倒他,也不會讓他狼狽異常,雖然到了皮爾斯布洛斯南時期,編劇替007增加了些血肉,可是說到底,還是太乾淨瀟灑了點,就是少了點人味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情報員,判斷準確,很會觀察情勢做應變和預防,幾乎不犯錯。
但是丹尼斯克雷格系列的007,則是要呈現給我們一個情報員的成長故事,如果上一集的皇家夜總會告訴我們的情報員第一課是要學會「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」,隨時保持心裡對於安逸的質疑和警戒,還有判斷情勢的敏銳,那麼量子危機這一課就是要告訴大家,情報員第二課:「一切的動機都是任務與國家」,私人情感是要學會放下與寬恕,才能在任何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判斷。
或許因為這兩三年個人也有些類似的遭遇,所以在看這系列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某些程度的共鳴,當你有一個「正當的理由」可以名正言順的復仇,假公濟私時,你是要為了大局設想,私人恩怨先放下,還是就任由自己讓心魔操控著,不斷墜落下去,這真的是個考驗。
007的失眠,是因為他深愛著Vesper,他心裡想相信她,但是又無法相信任何人,他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自己愛人的無辜。他不是沒有復仇的心,但是他又要時時刻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,避免讓自己的情緒誤判情勢,犯下更多錯誤。但即使是如此,也還是犯下了一些錯誤,又導致了一名MI6女工作人員身亡,這也是突顯他依舊衝動帶來的後果。
這集裡面也特意安排了一個需要復仇的女間諜來跟007作對比,最後女間諜就如同八股文一般的,以牙還牙復仇後,留下的是無盡的空虛;007最後依舊復了仇,但是他沒有用錯的方式復仇,最終是讓自己從心牢中解脫。
有些人會說這集打鬥太寫實,一點都沒有007的優雅感,但是個人覺得007的優雅其實是絲毫未減,他的優雅表現是在態度上,那種在緊急時刻帶點輕蔑的英式幽默或嘲弄,而非是矯柔造作的格鬥上。說真的,正常人在打架或者各種需要搏命的時候,會有多優雅?這樣的形象塑造反而才是讓大家更信服有這樣一號情報員的存在,個人是還蠻喜歡這種形象塑造方式,在真實世界裡的情報員,個人相信也不會有太多超高科技的特別機關,但是靠著冷靜敏銳的判斷,對人性掌握的技巧,還有訓練有素的身手,才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仰賴的武器。
一開始總覺得這次片長會不會太短了點,但是進去看完後的想法則是完全改變,以電影節奏來講,可說是沒有絲毫拖泥帶水,該帶到的地方都有了,如果再多添加些內容,反而容易流於拖戲。
這部片直到最後才提到「量子」這個組織,也代表著下一集才會進入整個故事真正的主軸與高潮,量子組織的現身,而要對付這組織的007,也在這一連串事件中真正的蛻變成熟,成為一個可以應付這樣龐大犯罪組織的情報員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下一集的007的新風貌。

2008年11月5日
[電影] 開麥拉驚魂
天啊!怎麼這麼好笑啊!
我實在太喜歡小勞勃道尼了!如果少了他這電影可能會少好笑一半!
抱歉我這裡實在不想講太多,自己進電影院看吧!
小提示:請多注意小勞勃道尼講話的方式...XD
另外就是真正大牌演的那個光頭BOSS!請看清楚他是誰!!XDD
I'm a Dude Playing a Dude Disguised as Another Dude!
不是講話裡面插個Dude就可以當黑人啊啊啊!
我實在太喜歡小勞勃道尼了!如果少了他這電影可能會少好笑一半!
抱歉我這裡實在不想講太多,自己進電影院看吧!
小提示:請多注意小勞勃道尼講話的方式...XD
另外就是真正大牌演的那個光頭BOSS!請看清楚他是誰!!XDD
I'm a Dude Playing a Dude Disguised as Another Dude!
不是講話裡面插個Dude就可以當黑人啊啊啊!
2008年11月4日
2008年11月2日
2008年10月30日
2008年10月24日
2008年10月14日
2008年10月10日
[電影] 海角七號觀後感
終於還是看了...
一直不看的原因,坦白說也是很蠢...
因為我還不想就這樣卸下心防。
「操你媽的台北!」
這句話在兩三年前,多少個失眠的午夜夢迴裡,在多少次明知道已經過了上班時間卻依舊躺在床上無力動彈的時候,在心中吶喊或者喃喃自語的話...
直到今年,我才終於尋回自己的路,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所以我還不想這麼快就「觸景傷情」...
也直到自己真正出外後,才能體諒、理解父母當初離鄉背景的辛苦,而如果可以的話,誰又願意離鄉背景去為了自己的理想拼命呢?
其實很多人他活著是為了希望讓人認同他的價值,以及推廣他的理想,能否從中獲益多少根本只是其次,然而舞台也不是這麼容易就浮現在眼前。
好像扯太遠了,現在回專業的角度來講吧...
簡單的說,導演功力真的好,無話可說,台灣已經太久太久沒有這種水準的導演了。
沒錯!我們就是沒錢缺技術,但是就算沒好萊塢特效,我們還是可以用鏡頭以及運鏡、剪接的技術,來充分表現台灣的美,且一點都不輸給任何國際大片的取景。
而在這些景的背後,也要有紮實的故事內容,方能引人入勝,導演也做到了,這部片想要說的話很多....
上一個年代的感情,還有新世代的感情
上一代所背負的壓力,新世代要面對的壓力
台灣人掙扎矛盾的情緒、台灣人的直率與含蓄
最重要的是,在我年幼記憶裡,那每年都去的屏東、墾丁,又從他的鏡頭讓很多記憶鮮明的在腦海內浮現出來,好幾次都有想流淚的衝動...
或許之後很難得又再有一部這樣的好片吧?
不過這部片真的很讓我有思鄉的感覺...
一直不看的原因,坦白說也是很蠢...
因為我還不想就這樣卸下心防。
「操你媽的台北!」
這句話在兩三年前,多少個失眠的午夜夢迴裡,在多少次明知道已經過了上班時間卻依舊躺在床上無力動彈的時候,在心中吶喊或者喃喃自語的話...
直到今年,我才終於尋回自己的路,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所以我還不想這麼快就「觸景傷情」...
也直到自己真正出外後,才能體諒、理解父母當初離鄉背景的辛苦,而如果可以的話,誰又願意離鄉背景去為了自己的理想拼命呢?
其實很多人他活著是為了希望讓人認同他的價值,以及推廣他的理想,能否從中獲益多少根本只是其次,然而舞台也不是這麼容易就浮現在眼前。
好像扯太遠了,現在回專業的角度來講吧...
簡單的說,導演功力真的好,無話可說,台灣已經太久太久沒有這種水準的導演了。
沒錯!我們就是沒錢缺技術,但是就算沒好萊塢特效,我們還是可以用鏡頭以及運鏡、剪接的技術,來充分表現台灣的美,且一點都不輸給任何國際大片的取景。
而在這些景的背後,也要有紮實的故事內容,方能引人入勝,導演也做到了,這部片想要說的話很多....
上一個年代的感情,還有新世代的感情
上一代所背負的壓力,新世代要面對的壓力
台灣人掙扎矛盾的情緒、台灣人的直率與含蓄
最重要的是,在我年幼記憶裡,那每年都去的屏東、墾丁,又從他的鏡頭讓很多記憶鮮明的在腦海內浮現出來,好幾次都有想流淚的衝動...
或許之後很難得又再有一部這樣的好片吧?
不過這部片真的很讓我有思鄉的感覺...
也衷心期望這部片能夠在國際上取得好成績,因為在這部片裡,才能向國際間傳達出真正平實、溫暖的台灣。
2008年9月14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